能懂2000年前汉语,认繁体不是关键

1192
收藏
详情
微信分享
常有一种说法:今天的中国人依然能读懂两千年前的汉语文本。毕竟诗经楚辞,总能懂个一二。乍看上去有理有据令人信服,但真的是这样吗?

无痛语言学更多

相关视频

话题

# 能懂2000年前汉语,认繁体不是关键 #

0/800
发表

热门评论

  • 小梨子14010389(微博)
    一代代的注疏是关键
    12-16 22:04 · 未知
    1 0
  • 小梨子13746053(微博)
    “读懂两千年前的汉语”说的就是可以诵读出来罢了……英语词典也一直在更新,一直有人在做注做解啊
    12-16 19:55 · 未知
    1 0
  • 小梨子14453262(微博)
    就是读懂两万年前有啥意思?永远循环在封建王朝当中?英国能开创现代社会的制度也是靠读懂古籍吗?
    12-16 17:02 · 未知
    2 0
  • 小梨子12197842(微博)
    每个字都认识,放一起就不认识了
    12-16 16:45 · 未知
    1 0
  • 小梨子12115307(微博)
    普通话是辽国和契丹的遗产
    12-16 15:38 · 未知
    0 0

新评论

  • 小梨子14439263(微博)
    所以才有文言文呀
    12-16 15:30 · 未知
    0 0
  • 小梨子10316975(微博)
    终于知道原因了
    12-16 15:20 · 未知
    0 0
  • 小梨子13983237(微博)
    B站有汉语古音朗诵诗歌的视频,每次看都在想:这不是俄语,还有小舌音?这怎么听着像越南语呢?这不是韩国人念的吧?嗯嗯,日语果然借鉴中国古音
    12-16 15:03 · 未知
    0 0
  • 小梨子10864557(微博)
    所以表达跟理解出现了不对等
    12-16 14:55 · 未知
    0 0
  • 小梨子11660915(微博)
    写解释的人也怪不容易的
    12-16 14:49 · 未知
    0 0
  • 小梨子13837633(微博)
    感谢古老的汉字,收容无家的远行人;感谢奇妙的汉字,愉悦避世的梦中人。
    12-16 14:20 · 未知
    0 0
  • 小梨子10567288(微博)
    现在好多字也不这样用了,比如《说文解字》里面分的很细的切磋琢磨,切为骨,磋为象牙,琢为玉,磨为石,古代是一定不能错的,现在就没有这样使用机会了
    12-16 14:08 · 未知
    0 0
  • 小梨子14387021(微博)
    喜欢篆刻艺术
    12-16 14:03 · 未知
    0 0
  • 小梨子12097701(微博)
    所以才有文言文呀
    12-16 14:03 · 未知
    0 0
  • 小梨子13883373(微博)
    所以要学文言文
    12-16 14:01 · 未知
    0 0
京网文[2017]10577-1243号京ICP备16047887号-1主体备案号:京ICP备1604788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271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京)字第07532号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/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/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电话:18210536154举报邮箱:legal_department@pearvideo.com网络谣言曝光台
梨视频APP二维码
下载APP